关于枪弹设计标准,关于枪弹设计标准的说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枪弹设计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关于枪弹设计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式7.62*54弹药的性能怎样?与北约标准的全威力枪弹比如何?
实际上这两货常规弹的弹道表现、射程和精度都半斤八两。当然,他们各自的弹种都很多,总体来说毛子的动能略大一点。
这两货主要区别在于毛子的是有缘弹,北约的是无缘的(有缘弹不大适合弹匣供弹,所以毛子中口径机枪大多都是弹链);毛子大多是钢壳的,北约是铜壳的(毛子的便宜);毛子的是便宜的柏丹式底火,北约的是方便复装的博克塞底火(还是便宜);
毛子的玩意就是粗犷可靠便宜一次性。
俄罗斯7.62x54R步枪子弹,研发于1891年,为莫辛纳甘步枪设计,沿用至今,出现多种改进型号,现在主要作为机枪子弹和狙击步枪子弹使用,是目前世界上仍在大规模军用的全威力子弹中,唯一一种设计于19世纪的老古董。
俄罗斯7.62x54R步枪子弹属于凸缘步枪子弹,这种设计在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自动武器上,其不如无底缘子弹,后者更适合自动武器使用,同时,大部分7.62X54毫米子弹的弹壳都是钢制,虽然造价便宜,不过效能不如铜弹壳。
近年来,俄罗斯推出了一系列新型号中口径狙击步枪,其中不少专门用来发射7.62X51毫米北约步枪弹,后者不仅设计于二战后,相比俄制7.62毫米全威力子弹更先进,而且其弹道性能要更好,能量密度更足的发射药,则让其在初速和射程上甚至要强于药筒更长的俄式7.62毫米步枪子弹。
总的来说,两种子弹差别不大,但在机枪和狙击步枪弹药选择上,如果没有现实因素和政治因素制约,很多国家还是倾向于选择北约口径,性能更好一些,但因为苏式武器在全球的大量存在,即便是中国军队,目前也以俄式7.62毫米机枪弹作为标准配备,但在新出现的一些高精度狙击步枪上,则选择了北约标准7.62毫米狙击子弹。
俄国的7.62莫辛纳干步枪弹,中国的仿制型号是1953式步枪弹,在使用这种弹的时候,在1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6毫米钢板,150毫米的砖墙,450毫米土层,500毫米的木板,穿甲弹型号可以在200米上击穿7毫米的钢板。
美国的7.62北约弹没有找到类似的威力介绍,不过北约喜欢用多远的距离上可以击穿M1钢盔这种办法表示威力的大小。
俄国的7.62弹是一种百年老弹了,它是属于第一代的无烟火药为发射药的步枪弹,从1908年开始就是现在的样子,主要的结构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北约的7.62弹要年轻的多,它是二战后才出现,用现在说的话就是具有后发优势。北约弹是在美国的.30-60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
这两种弹都是属于全威力步枪弹,一开始列出来的威力指标应该两者差不多。这两种步枪弹,现在这两种步枪弹,都是配用在各种通用机枪上,同样规格的狙击专用弹配用在狙击步枪上,一般的有效距离都是在800米以内。
俄国的弹由于研制年代比较早,配用的各弹种比较齐全,什么曳光弹,穿甲弹,狙击弹能有的都有,不过由于使用的国家少,现在也就中俄还在大量使用,近几年没有什么新的改进,但是一般的使用也是足够了。
而北约的7.62弹由于现在美国的政治势力强大,现在使用的国家很多,而且其中包括象比利时这样的轻武器大国,比利时有能力根据北约的规格推出一些非常不错的军用枪弹,其中包括7.62北约弹,而比利时的SS109弹更是成为了北约标准的小口径步枪弹,所以目前7.62北约弹的弹种和产量都要大于俄国的莫辛纳干弹。
应该说,比利时国家虽小,但是轻武器可是大国,包括莫辛纳甘背后的,纳甘就是比利时人。
莫辛纳甘属于凸缘弹,在弹壳的底部有一圈突起,这道突起是用来把子弹固定在弹夹内的,现在的子弹都没有这道突起,改在弹壳的底部开槽来固定子弹。理论上,凸缘弹不利于配用在自动武器上,不过这也就是理论上,实际中,俄国包括苏联的各种机枪都是使用这种子弹,也没有听说有什么问题,看来是俄国的设计师已经掌握了使用凸缘弹设计自动武器的方法。
应该说两种弹都属于同一档次,不过是由于现在北约势力大,所以使用7.62北约弹的枪械比较多,就算是中国原来为了外贸,还推出来过一款使用7.62北约弹的PKM机枪,专门用来出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枪弹设计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枪弹设计标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