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尺寸,建筑设计尺寸规范

建筑设计尺寸,建筑设计尺寸规范

发布时间:2025-06-13 00:55:10 室内设计 0次 作者:建筑设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设计尺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设计尺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尺寸有哪些?

建筑设计常用尺寸即为“建筑模数M”,其中又可分为:分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基本模数为1m ,分模数为基本模数的1/10M、1/5M、1/2M,即为100mm、200mm、500mm;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3M、6M、15M、30M、60M,这些是建筑设计的常用尺寸。

建筑设计尺寸,建筑设计尺寸规范

一般建筑轮廓多宽?

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0


一般外墙线条标准尺寸为10厘米。
因为10厘米是经过研究和实践得出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宽度,宽度过大会显得笨重,过小则不够突出。
此外,10厘米的宽度也方便了施工,有利于保持施工的速度和质量。
外墙线条的宽度除了标准的10厘米,也有15厘米甚至更大的。
不同的宽度对应着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和要求。
例如,采用传统的欧洲式建筑风格,线条宽度可能比较大,以突出建筑的气势和庄重感。

建筑物长宽比有要求吗?

规范只对房屋的高宽比限制(见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3.3.2及JGJ 9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表3.1.5),和变形缝的最大间距规定,没有长宽比的限制规定。各种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应按规范规定设置。

结构设计构件有哪些尺寸要求?

结构设计构件的尺寸要求主要包括:

1)柱、剪力墙:框架柱轴压比:0.75~0.8;剪力墙及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控制在0.6~0.7。

2)梁:一般梁:住宅外边梁统一为200×500,阳台边梁200×500(降至阳台标高),卫生间及厨房小梁为150×500及150×300,其余梁高按实际,最小梁为200×300,悬臂梁为200×600~400。房间内尽量做到不露梁,若露梁须征得业主及建筑同意。

3)板:地下室顶板取150mm,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屋面板取120~130,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井筒板最小厚度120mm,过道板取120mm。双向板板跨大于4200(包括),单向板大于3600(包括),板厚取120mm及以上,其余板厚取100mm。

4)地下室外墙:250~300厚钢筋砼墙,墙顶设暗梁(墙厚X450,配6),每隔≤30m设置一道1m宽的后浇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设计尺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设计尺寸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