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台湾宜兰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宜兰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少了繁忙都市的熙攘和喧嚣,多了田园乡村的宁静和柔美,常成为台湾北部民众周末小旅行的首选。说到宜兰的地标建筑,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建筑家姚仁喜所设计的兰阳博物馆。
兰阳博物馆
它运用几何三角形融入单面山景,大片玻璃就像一条透明的河贯穿大海,传达出当地不凡的自然生态,此处的拍照重点正是外头的玻璃,透过玻璃的反射,照映出蓝天白云,站在玻璃前拍照,就象是置身云端,与天空一同留下旅行的痕迹。馆内有大量宜兰在地文物展览,内部采用玻璃式结构让大量光线照耀进馆内,提升空间感。
几米主题广场
宜兰火车站旁的几米主题广场,让几米绘本中的人物全都在眼前重生。大家可以利用角度拍照,与角色物品作互动,抬头一看还能够看见绘本里的经典台词,让民众彷彿直接走入绘本中,不论是几米火车或是几米公交车站牌,超童趣风格,如果来宜兰不来这,是会被朋友笑的啊!
幸福转运站
位于几米广场旁的幸福转运站,是宜兰县政府邀请知名设计师黄声远,利用旧有国光客运的空地,将老旧公交车建造成装置艺术,并结合溜滑梯、荡鞦韆等游戏设施,更获得几米团队授权,把书中「忘记亲一下」的角色引进园区,象是巴士及公交车改造成的可爱长颈鹿及大象,想拍出童话感,这里就是你的好选择!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为什么是碧瓦黄墙?
谢谢邀请,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区别非常大,大家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是黄瓦红墙 ,代表的是九五之尊,皇家气派。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是碧瓦黄墙,这是两个不同的风格,碧瓦黄墙的建筑也不是台北故宫唯一一个,在南京的紫金山上还有一座“美龄宫”也是碧瓦黄墙的建筑风格。
因为北京故宫过去是皇家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所以它的皇家性质直接就显现了出来,而台北故宫却不同,台北故宫是1949年以后,当时为了保存和管理被运送到台湾的文物,以及纪念孙中山先生所做的一个建筑。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设计师是黄宝瑜,也是按照当时领导人的要求制作的中式民族风建筑。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的形式,采取中国宫廷式的设计风格,为了跟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所区别,同时又显示出特立独行的建筑特色,采用的建筑风格与南京的“美玲宫”相同的建筑设计,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典雅壮丽。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根据我个人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
首先,先认识下台北故宫的设计者,黄宝瑜。
黄宝瑜(1918-2001)江苏无锡人,字完白,号宿园。12岁丧父,在母亲鼓励下到南京上中学。1936年高中毕业,入电信局工作。南京沦陷,随单位到重庆。1940年考进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师从营造学社刘敦桢,194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到美国房屋总署实习,在宾州大学研究国民住宅与都市计划。返台后,先后在台电力公司、行政院住宅兴建委员会、建筑研究所、中兴大学、中原理工大学等单位任职。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酝酿建造故宫博物院新馆陈列故宫文物。选台北郊外双溪做馆址。黄宝瑜担任总设计师。台北故宫博物院1962年动工,1965年竣工。落成后得到专业及各界人士的好评。黄宝瑜曾到伦敦讲学。著作有《中国建筑史》、《建筑制图学》、《建筑造景计划》等。晚年定居加拿大,2001年黄宝瑜病逝于多伦多,享年84岁。
黄宝瑜先生多才与艺,旧学深厚。能书善画,尤工治印。还留下《学艺邇言》一书。讲述学书、学画、学印的经历,和百餘件作品汇于一册。他详述了学艺习艺的方法,记下了如何从临摹到入门,思考求变,终至恍然大悟,运用自如的过程。
其次,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设计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是按古明堂五室制之五行概念成型,南北中轴,东西对称。我们看到的是外观,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内在理念。博物院的色彩是借鉴了中国古代丝绸、锦缎、刺绣的色彩:金色、绿色这都是蜀锦、苏绣的代表色彩。黄先生在细节也下功夫,得意之作是台基外部的面砖。台北气候潮湿,面砖防潮。棕红底色,约15公分见方,四角是汉代青砖的双菱形纹,两边当中是蟠螭纹﹝俗称壁虎,被认为是吉祥物﹞ 。方砖中间是篆书的”中华民国某某年造”字样,时间的记载,历史痕迹清晰。后来扩建烧制一批记年度字样的面砖,台北故宫博物院今天的墙面上有三个不同年份的面砖。1980年黄先生移居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有过一次展览,黄色天鹅绒衬托着棕红色的琉璃面砖摆在展厅中央位置。得到众多中外学者专家的一致好评,為此,先生作过专题演讲。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有很多的中国建筑元素。“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成果,在台湾多有落实,对台湾建筑的发展、建筑的研究都有影响。
最后,为了证明以上论断,我们引用黄宝瑜先生书中的一段描述:“外墙之米色钢砖,其设计为连续之图案,于阳光转移时呈现出中国绸缎之纹样。当阳光自左上方入射时,则可获得四十五度角之阴影。人在影中,可得如北平午门前的感觉。”此段话说明,在设计时,已经将台北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做了详细的对比和模仿,运用对称原理,结合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更多的设计发挥。
以上是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外墙绿瓦黄墙的解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台湾各地标志性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