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金字塔、吴哥窟、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这些古老神秘的建筑有共同点吗?
在徐达斯所著《世界文明孤独史》中有如下描写:
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帝王谷,数不清的木乃伊,宏伟壮丽的庙宇,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同一个主题:灵魂、复活和超升。
这个主题几乎占据了古埃及人生活的全部。公元前2200年铭刻于埃及第五王朝乌那斯金字塔的铭文,在墓室穹顶的群星点缀之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已然消失的精神世界。这些经文古意盎然,显然承袭自久已失传的更古老的原典。
铭文描述了一条通天之路。法老,死后作为灵魂,在太阳神拉(Ra)和众星守护神的指引之下,越过黑暗的冥府,踏上登天的梯子,最终得到重生,与诸神合为一体,融汇进永不毁灭的天界。
事实上,古埃及人心目中的“冥府”位于“可见的天界”,也就是说,冥府在天空有相当确切的对应物。埃及考古学家萨利姆·哈桑(Selim Hassan)在研究了大量古埃及有关重生和葬仪的典籍之后,得出结论:当天狼星(其守护神是爱瑟丝女神)及猎户星座(其守护神是欧西里斯)于破晓前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被太阳的光芒所吞没,此时那儿的天空就是古埃及人所认知的冥府位置。根据最新的对吉萨金字塔的研究,吉萨金字塔与邻近的两座金字塔模拟了(或对应于)猎户座三星——冥府之门——的位置,而在西面流经吉萨金字塔的尼罗河,其位置正好对应于流经猎户座三星的银河!
这种基于精准的天文观测及对神秘岁差运动掌握的天地对位式(或称为曼荼罗心像型)大型灵知建筑,不但在古埃及文明,在古印第安文明中也存在。最具有启示意义的是,最近考古学者们发现,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的柬埔寨吴哥窟也蕴含了同样的建筑理念。
众所周知,吴哥窟是供奉韦陀至尊神毗湿奴的印度教寺庙建筑。这充分说明,古印度文明一直拥有营建这类天地对位式大型灵知建筑奇迹的技术和理念(被保存在韦陀诸经里)。正是这些历代相传的技术和理念在遥远的年代里传到了埃及和美洲,创造了辉煌的金字塔文明,然后又在11—12世纪重新在起源地附近(高棉)神秘现身。在吴哥窟建筑群里,我们不但能看到无与伦比的运用巨大石块的技术,也能看到许多金字塔形的建筑,包括吴哥窟中央宝塔本身。
除了吴哥窟,同样的韦陀式灵知建筑奇迹也出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爪哇岛上——那就是与金字塔、吴哥窟、长城齐名的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这座金字塔——曼荼罗(mandala,即坛城)心像型的宏伟建筑——建于8—9世纪,虽然普通游客认为这是一座佛塔,但学者们认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说明这一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的风格是韦陀式的。
所有这些辉煌的建筑都指向同一个目的——找到通天之门,让灵魂脱离死亡,重回神界,获得永生。这就是韦陀诸经所传承的史前全球文明的灵知基因,它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国地标性建筑的共同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