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规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卡丁车运动的卡丁车赛道的规定是什么?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你:
规定如下:1)国家A级度介于1200米至2500米宽度介于6米至13米。2)国家B级度介于500米至1500米宽度介于6米至13米。3)国家C级度介于400米至1500米宽度介于5米至13米。各级别卡丁车赛场功能1)国家A级赛道准予举办洲际级别国际比赛及以各级别卡丁车比赛。2)国家B级赛道准予举办区性锦标赛及以各级别卡丁车比赛。3)国家C级赛道准予举办俱乐部比赛。使用车辆的级别现代卡丁车分为娱乐型和竞赛型两种:娱乐型的卡丁车多采用工作容积在200cc以下的小型四冲程或100cc以下的小型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做为动力,其行驶速度在60公里/小时以下,为初学者和以休闲为目的的娱乐者最好的运动器械。竞赛型卡丁车分为两大类共12个级别。方程式卡丁车:超A级、A级、C级和E级方程式四个级别;标准卡丁车:国际A级、国际A级少年组、国际C级、国际E级和普及级。
规定如下:
1)国家A级度介于1200米至2500米宽度介于6米至13米。
2)国家B级度介于500米至1500米宽度介于6米至13米。
3)国家C级度介于400米至1500米宽度介于5米至13米。各级别卡丁车赛场功能1)国家A级赛道准予举办洲际级别国际比赛及以各级别卡丁车比赛。2)国家B级赛道准予举办区性锦标赛及以各级别卡丁车比赛。3)国家C级赛道准予举办俱乐部比赛。使用车辆的级别现代卡丁车分为娱乐型和竞赛型两种:娱乐型的卡丁车多采用工作容积在200cc以下的小型四冲程或100cc以下的小型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做为动力,其行驶速度在60公里/小时以下,为初学者和以休闲为目的的娱乐者最好的运动器械。竞赛型卡丁车分为两大类共12个级别。方程式卡丁车:超A级、A级、C级和E级方程式四个级别;标准卡丁车:国际A级、国际A级少年组、国际C级、国际E级和普及级。
卡丁车对赛道有什么要求嘛?
这个问题我还挺对口的。我当年也是跑过几十节X30/Rotax之后,去考了场地E照(现国家A级),跑了一些赛道日和耐力赛的。下面我谈谈我的感受,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从难度上来说,二冲卡丁车的驾驶难度是更高的。卡丁车的操控极限更高更窄,更容易失控,且节奏更快,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所以说,如果你卡丁车开得很熟练的话,对车子动态和极限有一定掌握水平,那么开房车(低级别房车赛或者民用改装车)应该是很容易的才对。 我第一次开房车时,相比卡丁车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慢下来了。整个节奏变得非常缓慢,入弯出弯感觉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操作。不像卡丁车,一脚重刹一甩盘子,眼一闭一睁,一个弯就过去了。因为有悬架的弹性,房车车身的反应远不会有卡丁车那么直接,不过好处是极限会变得很宽,容错率更高。就算有一点抱死或者推头,很容易就回来了,失误的后果感觉比卡丁车要小。总结来说就是,你有卡丁车经验的话,并且手动挡/跟趾OK的话,去开房车还是比较容易做个有竞争力的圈速的。 但是,卡丁车和房车的开法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是需要提醒你注意的。在我刚开始跑赛道日的时候,我一些卡丁车的习惯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入弯时带的刹车太少了。因为卡丁车的脚刹只刹后轴,所以入弯开始打方向时刹车就已经松很多了,往弯里走快到弯心的时候就完全松开刹车了,否则屁股很容易甩。而房车这里就不太一样,进弯时要带更多的刹车,因为需要把更多的重量压在前轮,好让车头入弯,而且松刹车的过程也更缓慢。第二个问题是救车节奏不一样。卡丁车极限窄,甩尾快,反打救车也快,转向比接近1:1,打几十度方向就能回来。而房车的转向比动辄10:1,所以遇到甩尾时,救车所需要打的角度和角速度要远远大于卡丁车。再加上有悬架弹性问题,救车动作不像卡丁车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进入钟摆,那么就需要反复反打救车,还是会有些“手忙脚乱的”。第三个问题是驱动形式的问题。卡丁车是后驱车,硬轴无差速器。而房车有前驱的有后驱的,有可能是开放式差速器或者限滑差速器,感觉都会不太一样。你需要考虑内侧驱动轮抬轮导致的动力损失,以及重心转移带来的抓地变化,相对卡丁车来说变动因素会复杂一点点。 另外,低级别房车赛,以及赛道日活动,参与者的水平良莠不齐,要小心事故和车损问题。最后祝题主能享受跑房车的乐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卡丁车赛道设计标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