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供应室如何布局?
① 位置接近临床各科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② 全室需形成一独立区域。
③ 内部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物品处理按序前进,不得逆行。
④ 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清洁无尘,以避免消毒与灭菌器材再污染。
⑤ 墙壁、天花板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清洗和消毒。
⑥ 灭菌用压力蒸汽的供应和质量要有保证。
⑦ 设回收室、洗涤间、敷料制作间、物品晾晒场所、清洁组装间、灭菌间、无菌贮存间、发放间和更衣间等。有条件者,还可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和卫生间。
供应室通风要求?
1)室内通风采光良好。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标准,低温室必须建立独立的排风系统。
3)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4)具备使用后器械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送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和条件,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5)四区内设备及物品各自分开管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严格划分,在相应的区域内使用固定设施和设备进行处理。
6)清洁后物品洁净,性能良好,配套适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应在4小时内进行灭菌处理;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必须清洁、干燥、无损,做到一用一换洗。
7)待灭菌包器械齐全,捆扎不宜过紧,体积、重量不超标,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中心部位放置化学指示卡。
8)待灭菌包标识清楚,包括名称、炉号、炉次、包装员、消毒员、灭菌日期、失效期等。
9)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类别选用正确的灭菌和监测方法,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和参数;记录资料齐全。
供应室洗涤间的水槽该要多高为标准?
水槽的合理宽度是在430到480mm 2,水槽深度大于180mm比较适宜,这样可以防止水花飞溅。卫生间的洗手盆离地面应该80-85厘米合适。 在做洗面盆时,为了防止洗面盆的水槽在使用时溅到旁边的。
供应室注意事项?
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教育,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注意个人卫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为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应定期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检查,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供应室润滑剂的配制方法?
回答如下:以下是一种制作室润滑剂的配方:
材料:
- 300克的白色矿物油
- 100克的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
- 2克的酚酞指示剂
步骤:
1. 在一个玻璃瓶中,加入300克的白色矿物油。
2. 逐渐加入100克的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同时用搅拌器搅拌,直到粉末完全溶解。
3. 加入2克的酚酞指示剂,并继续搅拌,直到液体变成粉红色。
4. 将液体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
- 在制作室润滑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粉末飞散引起呼吸系统问题。
- 制作的室润滑剂应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并定期检查其保存状况。
是上光养护剂,有的叫润滑剂,水溶性液体,需要稀释(比例不同,一般1:200~500),用来保护器械,并不妨碍器械的机械性能,也不阻隔蒸汽灭菌。一般在清洗后使用,并且需要干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应室合理设计标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